古興裏小區有居民612戶,硬體設施不完善、垃圾投放點位分散、督導隊伍不力、部分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不強等問題,曾困擾著小區垃圾分類深入開展。兩年前,張水龍和同事進入小區服務。為解決管理鬆散問題,他們與物業、業委會、黨員積極分子、督導員等多次開會協商,讓各方找到合適定位、凝聚共識。“比如撤桶,以前小區有6個垃圾投放點,卻只有2個督導員;經過協商,投放點減到2個,居民和督導員更熟悉了,宣傳引導效果大為提升。”張水龍説。 魏蔚説,並非所有小區都適合或有條件就地堆肥;但是在就地堆肥小區,更多居民會感受到垃圾分類的實際價值,從旁觀者變為踐行者和堅定支持者,這個過程還能幫助小區提升議事能力、自治能力。 每天晚上7時,上海市靜安區寶山路街道會文大樓小區居民張弘老人,都會提著垃圾準時出現在小區垃圾房門口。老人今年90多歲了,雖然步履蹣跚,但投放垃圾時乾濕分明,動作利索。 一年多前,情況卻正好相反。由於投放垃圾的廂房年久失修,環境臟亂差,居民扔垃圾都要屏住呼吸。變化始於去年3月,當地政府對垃圾房進行了更新改造。站在寬敞明亮的屋裏,陳榮林和業委會同事決定行動起來:成立了由業委會成員、樓組長、熱心居民等黨員組成的9人志願者小組。在社會組織上海愛芬環保科技諮詢服務中心指導下,他們挨家挨戶上門宣傳乾濕垃圾的正確投放方法;為方便居民,還在洗手池旁添置了烘乾機、肥皂等。 垃圾去哪兒了?“它們各有各的去處。”在村中租住的北京阿牛公益創始人唐瑩瑩介紹説,4年前,她開始在村裏推動村民在家按照“兩桶兩箱法”分類: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用村裏發放的塑料桶來裝,保潔員每天上門回收;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由村民自備紙箱存放,村裏定期回收。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陸健 城市:廈門 陳榮林現在正計劃通過居民投放行為分析表,給居民打分。“我們要增加居民信心。垃圾分類看似簡單,但堅持做、重復做、用心做好並不容易。”陳榮林説。 如今,這個小區95戶居民全部實現廚余垃圾自主分類,垃圾分類率達90%,平均每月可實現廚余垃圾及綠化垃圾就地資源化利用近1噸,相當於過去1/3的垃圾清運量。 居民垃圾分類具體做得咋樣,都記在“小本本”上。古興裏小區探索建立臺賬制度,督導員準確記錄積極參與家庭和分類不好家庭投放情況,做得好的表彰,做得不好的入戶講解。對督導員也制定了考核管理辦法、組織培訓和考試,進行月度考核評估,表彰優秀、及時更換不合格人員。目前,古興裏小區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達90%以上,廚余垃圾投放準確率達70%以上。 地點:昌平區興壽鎮辛莊村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滿月,唐瑩瑩正嘗試在北京城市社區裏推廣“辛莊經驗”。她認為,居民、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志願者、保潔員、分揀員等相關責任主體的努力需要“被看見”,不良行為人應被適當曝光;儘快建立市、區、鎮街各個層級的激勵和考核機制,引導社會組織發揮專業作用;以黨建引領牽頭、以定時定點為基礎、以責任喚醒為目標,建立激發相關方內生動力的垃圾分類工作方式。 為了讓居民樂於配合,根與芽文化交流中心和物業工作人員在垃圾投放時段進行了半年時間的不間斷駐點工作。長期駐點和就地堆肥讓居民看到,大家做的不是無用功。 地點:青羊區八寶街社區王家塘街12號院 垃圾分類 居民這樣參與 吃完早飯,74歲的居民范秀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剩餘的餐廚垃圾倒在專用塑料桶中,然後到小區指定垃圾桶內堆放。經過堆肥,它們又變成了小區的護花肥。在范秀琴居住的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八寶街社區王家塘街12號院小區裏,這是所有居民每天的“必修課”。 如何讓居民真正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並推廣開來、堅持下去?我們採訪了上海、成都、北京、廈門等地垃圾分類較為成功的城鄉社區居民、帶頭人、環保組織負責人及相關專家,來看看他們是咋幹咋説的。 居民該幹什麼更明確 “我們住在京北的小村莊,清清的渠水村前流淌……”每當村歌《辛莊人》在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辛莊村街巷中響起,村民便會將分好類的垃圾帶到門口,垃圾收運車很快上門收走。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對垃圾分類投放等良好社會風尚點讚。他指出,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廣開來、堅持下去。 “社區垃圾分類要幹好,各方要各司其職。”這是福建一點藍色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水龍,參與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蓮前街道前埔南社區古興裏小區垃圾分類服務以來悟出的經驗。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後李長軍 城市:成都 廚余垃圾堆肥變寶貝 這個村莊垃圾不落地 對物業來説,落實好生活垃圾特別是混合垃圾計量收費制度,比定額收費更能提升工作積極性,有利於提升廚余垃圾分出率,實現垃圾減量。對社區居委會來説,儘快建立相應考核制度很重要。只有重新理順各類主體職責,真正讓居民履行分類義務,形成分類習慣,垃圾分類的成本才能降低。 對於一些城市社區聘請第三方社會組織進行運營保障,投入大量資金招聘人員進行二次分揀而忽視其它工作,黃厚新認為並不可取,“一旦地方財政等資金無法持續投入,垃圾分類系統就很容易出現倒退,甚至崩潰。因此,要更大限度發揮社區力量、利用社區條件,支持參與構建可持續的社區垃圾分類系統。” 地點:靜安區寶山路街道會文大樓小區 辛莊還建立起佔地400平方米的環保站,環衛人員對垃圾進行分類分揀。通過開展酵素製作和堆肥試驗,爛果子、樹枝、廚余垃圾等也有了好去處。半年後,辛莊村民垃圾分類正確率達到95%,混合垃圾減量約75%。這套經驗後來在興壽鎮20個村得到有效推廣。 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做得好不好,與樓型、居民收入這些背景條件無關。只要完善基礎設施、告知居民主體責任、志願者安排好值班等關鍵措施整體到位,垃圾分類的效果都會有較大幅度提升。 業委會志願者帶頭幹 垃圾分類要得到廣大老百姓積極響應,“溫度”更加重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遠比一張分類告知書更能影響每一家每一戶行為和意識的轉變。 志願者小組成員每天提前將垃圾房打掃乾淨;到定時定點投放時,進行文明勸導,分類投放正確率很快大幅提升。 讓居民養成分出廚余垃圾習慣並不容易,環保工作人員與社區居委會做了長期宣傳、引導工作。環保公益組織成都根與芽文化交流中心項目主管魏蔚將其總結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動員居民。發放廚余垃圾收集桶,對居民逐一宣傳;工作人員在每天兩個投放垃圾時段駐點,對居民進行引導。第二階段是優化堆肥技術。通過改造堆肥池、增加幹樹葉比例、粉碎綠化垃圾等,讓堆肥區無異味、少蚊蟲。第三階段是自主維護。通過提升物業工作人員能力和社區居民積極分子環保技能,確保小區堆肥池長期穩定運行。 “業委會深度參與,能更有效鞏固居民小區垃圾分類成果。”上海愛芬環保科技諮詢服務中心項目主管韋璐認為,業委會參與垃圾分類日常管理後,由於具有就近、細緻、反饋及時等特徵,能真正做到精細化管理,经典热血传奇,並根據居民反饋進行及時調整,實現良性循環。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