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点,在CPU-Z、FritzChess Benchmark这种时间较短的测试中,锐龙5 3500U比i5-8265U只强了10%左右,不过一旦到了CineBench R15和wPrime 1024M这样耗时较长的测试项目中,锐龙5 3500U则能领先i5-8265U 40%左右。主要原因,锐龙5 3500U在长时间高负载下不会轻易降频,这正符合红米宣传的满血运行特性。 其他笔记本满载时通常所有核心的频率都会保持一致,然而RedmiBook 14锐龙版却不一样! 6、同样也可以从手机端向笔记本电脑传输文件, “小米互传”功能开启之后,打开“文件管理”应用,就可以将选定的文件传输至笔记本,实测传输19张图片(总容量90MB)只用了不到十秒就完成了。 RedmiBook 14锐龙版在高画质画质下的平均帧率为45FPS,落后满血版的MX 150 4帧。 在wPrime测试中,锐龙5 3500U单线程跑32M比i5-8265U多花了3.8秒,多线程则少用了94秒之多,领先优势超过了40%,锐龙在多线程应用上果然是战无敌。 连续推出两款基于Intel酷睿平台的笔记本之后,红米又和AMD牵手走到了一起,这也是小米第一次联姻AMD,而我们知道,AMD一直以来的头号标签恰恰就是性价比。 当它在运行中触及到温度墙需要降低功耗和频率的时候,这颗锐龙5 3500U会至少保留1~2个核心维持在3.6GHz的频率,另外几个核心会通过降频(依然有2.6GHz)来降低温度。 小新Air 13IW的图形分数达到了1315,这是一块满血版MX150的分数,它的最高运行频率达到了1417MHz,GPU最高温度61度。 在AS SSD Benchmark中,这块东芝XG6 512GB SSD的总分为2398,顺序读写超过2200MB/s、577MB/s,4K随机读取28MB/s、随机写入102MB/s。 RedmiBook 14锐龙版号称采用了满血版的锐龙5 3500U,我们有必要测试一下它在长时间高负载下的运行频率。 小新Air 13IWL也能保持在60FPS以上的帧率运行,二者在流畅度方面没有肉眼可见的差距。 锐龙5 3500U、锐龙7 3700U官方指标里的标准热设计功耗(TDP)都是15W,不过这只是个基准,笔记本厂商可以根据设计,在12-35W范围内自行调整,而要想达到满血状态,至少得上调到25W(35W就到了游戏本的范畴基本不会去做)。 RedmiBook 14锐龙版在Work Accelerated模式下的续航测试成绩为6小时35分,这个成绩要好于此前我们测试过的RedmiBook 14增强版。以正常的日常使用强度来算,支撑一整天的移动办公不成问题。 3、可扩展内存: 原因在于锐龙5 3500U处理器在高负载下可以长时间维持在22W的功耗并且稳定在3.6GHz的频率上,也就是红米说所的“满血版”锐龙处理器。 在国际象棋中锐龙5 3500U的分数比i5-8265U多了1163分。 锐龙5 3500U单线程跑wPrime v2.1 32M用时38.9秒,多线程跑完1024M则花了234.5秒。 七:频率与续航测试:PCMark实测6.5小时 稳定3.6GHz 1、全金属机身: 磨砂金属的A面看上去相当干净,仅有一个“Redmi” Logo和一条小尾巴。 看来RedmiBook 14锐龙版的温度墙是84度,只要温度在这个数值之下,就会一直以尽可能高的频率和功耗运行。 RedmiBook 14锐龙版号称使用了满血版的锐龙5 3500U处理器,我们选择了小新Air 13IWL与MagicBook 2019 i3版与之进行对比,他们分别搭载了i5-8265U和i3-8145U处理器,前者是锐龙5 3500U同一级别的对手,后者则是价格相当,另外两款低功耗酷睿处理器的TDP均为15W。 RedmiBook 14锐龙版采用了时下流行的三面窄5.75mm边框设计,屏占比高达81.2%。 RedmiBook 14锐龙版内置了总容量48Wh的锂电池,官方宣称可以实现10小时长续航。官方的测试环境为50%亮度,50%音量,播放本地1080P视频时的续航成绩。 RedmiBook 14锐龙版有256GB与512GB二种容量SSD可选,我们这款搭载的是Toshiba KXG60ZNV512,这是东芝XG6的OEM版本,采用了高密度的96层堆叠3D NAND TLC颗粒。 3DMark 1、首先打开桌面上的“智慧互联”应用,系统就会自动搜索支持小米互传的设备。 可以看到当前程序时间是3分20秒,在2分20秒的时候也就是60秒之前处理器的功耗开始降低,而wPrime测试进行了88秒,所以在25W的功耗下坚持了有30秒的时间。 RedmiBook 14锐龙版沿用了RedmiBook 14的外观设计,外观设计小巧清新,有经典月光银、新鲜星砂灰两种配色可选。 7、1.2GHz的VEGA 8核显 六、小米互传体验:20秒完成700M文件传输 锐龙APU必须要使用双通道内存,否则核显的性能要下跌4成,在这方面RedmiBook 14锐龙版给的很足。 高通QCA6174A Wi-Fi芯片,2T2R,可以同时支持2.4G与5G双频段,最高无线传输速率为866Mbps,同时还支持蓝牙4.2功能。 这里的6.5小时是PCMark 8 Work模式下测试出来的,这个成绩与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低功耗酷睿轻薄本相当。 在我们的理论性能测试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时间较短的测试项目中,锐龙5 3500U比i5-8265U只强了10%左右;不过一旦到了CineBench R15和wPrime 1024M这样耗时较长的测试项目中,锐龙5 3500U则能领先i5-8265U 40%左右。 RedmiBook 14锐龙版底盖采用的是常用的十字螺丝钉固定,很容易就能卸下来。市面上其他的笔记本几乎都用的异形螺丝钉,需要专门的螺丝刀。 至于i3-8145U,这块处理器无论单核还是多核性能都无法与锐龙5 3500U相比,单核比锐龙5 3500U差了2%,多核直接落后将近50%。 1、内存测试 RedmiBook 14锐龙版ABC面均为金属材质,不算那些ATOM芯片的轻薄本,3000元以内的主流笔记本还没有谁能做到全金属机身。 RedmiBook 14锐龙版一共有锐龙5/8G/256G、锐龙5/8G/512G、锐龙7/8G/512G、锐龙7/16G/512G四种配置可选,我们收到的这台是锐龙5/8G/512G版本。 下面我们用PCMark8来实际测试一下办公续航。测试时选择平衡电源管理模式、关闭所有其他进程,屏幕亮度调为50%。 在内存方面,RedmiBook 14锐龙版做的非常有诚意,不仅采用了双通道内存模式,而且还有一条SO-DIMM插槽可供玩家自行更换扩充大容量内存。 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顺序读写速度分别达到了1814MB/s和1234MB/s。 左侧有一个HDMI和二个USB3.0、以及一个圆口电源插孔。 RedmiBook 14锐龙版沿用了RedmiBook 14的外观设计,ABC面均为金属材质,整机厚度不到18mm,机身净重1.5kg。 三、处理器性能测试:多核性能比15W的i5-8265U强20% RedmiBook 14锐龙版配备的是一块14英寸的IPS屏幕,我们使用红蜘蛛5来测试屏幕的色域以及亮度对比度。 4、FritzChess BenchMark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并不是只有小米或者红米的笔记本才能与小米手机之间实现“小米互传”功能,而是任何一个安装了“智慧互联”的笔记本电脑都能做到,对于非小米品牌用户也非常友好。另外,台式机如果有Wi-Fi网卡并支持蓝牙功能,同样也能实现“小米互传”的功能。 2、双通道内存: RedmiBook 14锐龙版用的是传统圆头适配器,输出规格为19.5V/3.33A,额定功率65W。 其实东芝XG6 512GB的实力远不止如此,目前暂不清楚原因在哪里。 现在重点来说一说RedmiBook 14锐龙版里面这块锐龙5 3500U处理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滑防指纹,每个键帽的表面都做了喷砂工艺处理。 物理分数则为11568,也是一个很强力的分数;GPU最高运行频率1199MHz,最高运行温度只有62度。 (编辑:) |